查看“诗词格律”的源代码
←
诗词格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第三是对仗。 === 韵 === 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曲赋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又叫合辙。 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 平仄 ===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合称“平上去入”。诗词中平仄运用的格式,称为格律。 在普通话中入声消失,入声归入其他三调中,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的平仄会有错误。 #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上声,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去声,仍是去声 #入声,短促的调子 凡韵尾是 -n 或 -ng 的字,不会是入声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等地,ai、ei、ao、ou 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区(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 平仄简表 ====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如: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前两行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对仗 === 清朝进士邵陵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是关于韵律学习的启蒙读物。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分类:Article]] [[分类:文化]]
返回
诗词格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目录
文章分类
侧边栏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