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名词解释

来自牛奶河Wiki
阿奔讨论 | 贡献2025年1月22日 (三) 14:20的版本 →‎美拉德反应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文收集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但命名却是略显陌生的词语。

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又称巴氏灭菌法,得名于其发明人法国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2/27~1895/9/28,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1862年,巴斯德发明了一种能杀灭牛奶里的病菌,但又不影响牛奶口感的消毒方法,即巴氏消毒法。后来此方法大量使用于罐装食品中,如午餐肉罐头。

文丘里效应

文丘里效应,也称文氏效应,此现象以其发现者,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Giovanni Battista Venturi, 1746/11/11~1822/9/10)命名。该效应表现在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伯努利定律可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此即为文丘里现象。

通俗地讲,这种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如下雨天开门开窗都要小心注意,尤其在开着窗户的时候不要用力开门。如果窗户开了一小小半,这个时候再有人用力开门的话,文丘里效应就很有可能造成负压,把窗户压到屋子里面来。

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亦称“非酶棕色化反应”,1912 年由法国化学家 L.C.Maillard 提出。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故又称羰氨反应。

“美拉德反应”虽然在反应的过程中会造成氨基酸和糖类一定的损失,还会产生微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却可以大大改善食物的色泽和香味。“美拉德反应”必须要达到相当高的温度才会大量产生,一般在 140℃~170℃ 最为活跃,所以用煎、炸、炒、烤出来食物,往往比煮或者蒸出来的食物更美味。

现实生活中的烤面包、烤肉、炒菜等均会产生美拉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