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修订间差异

来自牛奶河Wiki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右|无框 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 slices),是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菜肴的代表菜之一,属于川菜。 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 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文件:菜谱 回锅肉.jpg|右|无框]]
[[文件:菜谱 回锅肉.jpg|右|无框]]
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 slices),是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菜肴的代表菜之一,属于川菜。
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 slices),<s>是用传统回民的锅做的肉,</s>是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菜肴的代表菜之一,属于川菜。


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
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
第6行: 第6行:
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 材料 ===
===材料===
五花肉 200 克
五花肉 200 克


第15行: 第15行:
注:可酌情配料。
注:可酌情配料。


=== 调料 ===
===调料===
食用油 50 克
食用油 50 克


第28行: 第28行:
味精 1/2 小匙
味精 1/2 小匙


=== 做法 ===
===做法===


# 肉洗净,放入冷水锅内约煮 20 分钟,用筷子插试,如无血水渗出即可捞出,切成薄片;
#肉洗净,放入冷水锅内约煮 20 分钟,用筷子插试,如无血水渗出即可捞出,切成薄片;
# 青椒洗净,去蒂及籽,切成方块;蒜苗洗净切段;
#青椒洗净,去蒂及籽,切成方块;蒜苗洗净切段;
# 炒锅放油,先下肉片爆炒,肥肉部分收缩后再下青椒拌炒数下,盛出;
#炒锅放油,先下肉片爆炒,肥肉部分收缩后再下青椒拌炒数下,盛出;
# 锅中留少量油,将甜面酱、辣豆瓣酱炒香,加料酒、糖、味精炒匀,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起锅前加蒜苗同炒,出香味后即可盛盘。
#锅中留少量油,将甜面酱、辣豆瓣酱炒香,加料酒、糖、味精炒匀,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起锅前加蒜苗同炒,出香味后即可盛盘。


=== 特点 ===
===特点===
回锅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
回锅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


色泽红亮,柔软醇香。
色泽红亮,柔软醇香。


=== 备注 ===
===备注===
这道菜一定要选用肥瘦相间的肉。
这道菜一定要选用肥瘦相间的肉。


=== 传说 ===
===传说===
传说回锅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发明。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回锅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具体于何时诞生、由何人炮制、自何时流行已无法考证。
传说回锅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发明。然而,回锅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具体于何时诞生、由何人炮制、自何时流行已无法考证。
 
现代版回锅肉的出现和普及,是在清末。1909年出版的成都百科全书《成都通览》中记载了当时成都市面上的上千种菜品,其中就出现了“回锅肉”这个菜名。
 
*回锅肉起源于祭祀传统的善后工作。清代宫廷祭祀的白水煮猪肉祭品,最后按照程序,必须分给皇帝皇后(主要是猪脾)以及众大臣(主要是猪肩猪腰子之类),而且要在祭祀现场吃掉。 这种祭祀用的大块猪肉,就是后世回锅肉的上好原料。为了避免祭祖的浪费,在肉食相对金贵的古代,把祭祖的煮熟猪肉块切片下锅炒了加上丰富的佐料来吃,可以说是回锅肉形成的一个重要起源。
*回锅肉起源于明代的“油爆猪”,这是当时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记载的一道明代菜肴:“取熟肉,细切脍,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回锅肉起源于客家的一道家常菜“青蒜闷烧肉”。
 
参考
 
#[https://www.bjwmb.gov.cn/zxfw/wmwx/wskt/t20181119_915886.htm 回锅肉的前世今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E%E9%94%85%E8%82%89/254670 回锅肉-四川传统菜肴]
 
[[分类:Food]]
[[分类:Food]]
[[分类:菜谱]]
[[分类:菜谱]]
[[分类:肉类]]
[[分类:肉类]]

2022年12月31日 (六) 10:03的最新版本

菜谱 回锅肉.jpg

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 slices),是用传统回民的锅做的肉,是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菜肴的代表菜之一,属于川菜。

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

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材料

五花肉 200 克

青辣椒 2 个

蒜苗 50 克

注:可酌情配料。

调料

食用油 50 克

料酒 1/2 大匙

甜面酱 1 大匙

辣豆瓣酱 1 大匙

白糖 1 小匙

味精 1/2 小匙

做法

  1. 肉洗净,放入冷水锅内约煮 20 分钟,用筷子插试,如无血水渗出即可捞出,切成薄片;
  2. 青椒洗净,去蒂及籽,切成方块;蒜苗洗净切段;
  3. 炒锅放油,先下肉片爆炒,肥肉部分收缩后再下青椒拌炒数下,盛出;
  4. 锅中留少量油,将甜面酱、辣豆瓣酱炒香,加料酒、糖、味精炒匀,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起锅前加蒜苗同炒,出香味后即可盛盘。

特点

回锅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

色泽红亮,柔软醇香。

备注

这道菜一定要选用肥瘦相间的肉。

传说

传说回锅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发明。然而,回锅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具体于何时诞生、由何人炮制、自何时流行已无法考证。

现代版回锅肉的出现和普及,是在清末。1909年出版的成都百科全书《成都通览》中记载了当时成都市面上的上千种菜品,其中就出现了“回锅肉”这个菜名。

  • 回锅肉起源于祭祀传统的善后工作。清代宫廷祭祀的白水煮猪肉祭品,最后按照程序,必须分给皇帝皇后(主要是猪脾)以及众大臣(主要是猪肩猪腰子之类),而且要在祭祀现场吃掉。 这种祭祀用的大块猪肉,就是后世回锅肉的上好原料。为了避免祭祖的浪费,在肉食相对金贵的古代,把祭祖的煮熟猪肉块切片下锅炒了加上丰富的佐料来吃,可以说是回锅肉形成的一个重要起源。
  • 回锅肉起源于明代的“油爆猪”,这是当时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记载的一道明代菜肴:“取熟肉,细切脍,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 回锅肉起源于客家的一道家常菜“青蒜闷烧肉”。

参考

  1. 回锅肉的前世今生
  2. 回锅肉-四川传统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