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握手:修订间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前面介绍了网络小说的开篇之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第一,就有第二。下面介绍的这本书在一个特定时期也相当有名,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哦哦哦......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本,这本书叫《第二次握手》。 写这本书的是当时一名知识青年,其因本书而入狱并“内定死刑”。而且后来的书名也不是原本的书名——原名称叫《归来》…”)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第二次握手.jpg|右|无框|link=https://{{SERVERNAME}}/mwbbs/obj.php?p=doc&f=第二次握手-画本.pdf]] | |||
前面介绍了网络小说的开篇之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第一,就有第二。下面介绍的这本书在一个特定时期也相当有名,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哦哦哦......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本,这本书叫《第二次握手》。 | 前面介绍了网络小说的开篇之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第一,就有第二。下面介绍的这本书在一个特定时期也相当有名,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哦哦哦......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本,这本书叫《第二次握手》。 | ||
写这本书的是当时一名知识青年,其因本书而入狱并“内定死刑”。而且后来的书名也不是原本的书名——原名称叫《归来》。据说是传抄的过程中,封面没了(那时候经常有些书/手抄本没头没尾的),后来北京有位工人同志给补了个封面,就叫《第二次握手》。 | 写这本书的是当时一名知识青年,其因本书而入狱并“内定死刑”。而且后来的书名也不是原本的书名——原名称叫《归来》。据说是传抄的过程中,封面没了(那时候经常有些书/手抄本没头没尾的),后来北京有位工人同志给补了个封面,就叫《第二次握手》。 | ||
这本书在当时是“划过黑夜的一道闪电,使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人民在冷漠的寒夜里得到了瞬刻的温暖”(丁玲),“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曾使千百万读者“心里燃起光明的火焰”。 | |||
小说于1979年平反和正式出版后,四百三十余万的总印数<sup>[1]</sup>至今仍高居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之首。其中一版一印分“北京版”、“上海版”,分别发行30万册及12万册,定价0.84元。 | |||
1979年出版的书中,并没有手抄本中“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这句恩格斯的语录。而这段语录,正是男女主人公命运的注脚,也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六七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 |||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故友,不管你走了多远,走得有多累,它都会固执地站在你出发的地方,等你回来,再次握手,重温记忆深处最温暖的那一部分。<sup>[2]</sup> | |||
[[分类: | |||
PDF:[https://{{SERVERNAME}}/mwbbs/obj.php?p=doc&f=第二次握手-画本.pdf 第二次握手] | |||
[[文件:第二次握手-封面.jpg|缩略图|200x200像素|第二次握手(一版一印)[[文件:第二次握手-扉页.jpg|左|无框|86x86像素]][[文件:第二次握手-目录.jpg|右|无框|86x86像素]][[文件:第二次握手-一版一印-北京版.jpg|左|无框|86x86像素]][[文件:第二次握手-一版一印-上海版.jpg|右|无框|86x86像素]]]] | |||
===背景=== | |||
张扬有个名叫周昌龄的舅父,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当副研究员。 | |||
1963年,年仅19岁的张扬,来到北京舅父家,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些科学家,还了解到一些科学家比如吴有训、钱学森从海外回到祖国,从事科研的故事,这些都使他深受感动。 | |||
张扬从小爱好读书,尤其喜爱文学,在学校里也以作文做得好而经常受到老师表扬。 | |||
从北京回来后,张扬就萌发了要写科学家、要歌颂科学家的念头,并且立刻动手写了个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名字叫做《浪花》。 | |||
1965年9 月,21岁的张扬高中毕业了,和多数同学一样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三百里外浏阳县大围山区中岳人民公社插队落户。利用业余时间<s>自学五笔打字</s>把《浪花》改写成十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 | |||
到1969年,小说经过多次修改增加了篇幅,名字也改为《归来》。之后,这个版本就被知青朋友传抄出去了,很快悄悄流传到全国各地。《第二次握手》这个书名也是在流传过程中,由传抄者改写的,从而风靡全国(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 | |||
===参考===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第二次握手/3727115 百度:第二次握手]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383151765157536 《第二次握手》:发行量430万册,作者因此两次入狱,一度被判死刑] | |||
#[https://www.sohu.com/a/205055809_778199 【往事】禁书《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 | |||
[[分类:Article]] | |||
[[分类:文学]] | [[分类:文学]] | ||
[[分类:中国文学]] | [[分类:中国文学]] |
2024年2月15日 (四) 17:07的最新版本
前面介绍了网络小说的开篇之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第一,就有第二。下面介绍的这本书在一个特定时期也相当有名,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哦哦哦......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本,这本书叫《第二次握手》。
写这本书的是当时一名知识青年,其因本书而入狱并“内定死刑”。而且后来的书名也不是原本的书名——原名称叫《归来》。据说是传抄的过程中,封面没了(那时候经常有些书/手抄本没头没尾的),后来北京有位工人同志给补了个封面,就叫《第二次握手》。
这本书在当时是“划过黑夜的一道闪电,使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人民在冷漠的寒夜里得到了瞬刻的温暖”(丁玲),“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曾使千百万读者“心里燃起光明的火焰”。
小说于1979年平反和正式出版后,四百三十余万的总印数[1]至今仍高居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之首。其中一版一印分“北京版”、“上海版”,分别发行30万册及12万册,定价0.84元。
1979年出版的书中,并没有手抄本中“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这句恩格斯的语录。而这段语录,正是男女主人公命运的注脚,也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六七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故友,不管你走了多远,走得有多累,它都会固执地站在你出发的地方,等你回来,再次握手,重温记忆深处最温暖的那一部分。[2]
PDF:第二次握手
背景
张扬有个名叫周昌龄的舅父,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当副研究员。
1963年,年仅19岁的张扬,来到北京舅父家,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些科学家,还了解到一些科学家比如吴有训、钱学森从海外回到祖国,从事科研的故事,这些都使他深受感动。
张扬从小爱好读书,尤其喜爱文学,在学校里也以作文做得好而经常受到老师表扬。
从北京回来后,张扬就萌发了要写科学家、要歌颂科学家的念头,并且立刻动手写了个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名字叫做《浪花》。
1965年9 月,21岁的张扬高中毕业了,和多数同学一样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三百里外浏阳县大围山区中岳人民公社插队落户。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五笔打字把《浪花》改写成十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
到1969年,小说经过多次修改增加了篇幅,名字也改为《归来》。之后,这个版本就被知青朋友传抄出去了,很快悄悄流传到全国各地。《第二次握手》这个书名也是在流传过程中,由传抄者改写的,从而风靡全国(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